[toc]
二次型与矩阵谱分解:基于2013年考研数学真题的分析
本文将详细解答2013年考研数学中的一道线性代数题目,并深入探讨其背后涉及的矩阵分解理论。
一、题目回顾
题目 (2013年数学一、三)
f(x1,x2,x3)=2(a1x1+a2x2+a3x3)2+(b1x1+b2x2+b3x3)2
记:
α=a1a2a3,β=b1b2b3
(I) 证明二次型 f 对应的矩阵为 A=2ααT+ββT。
(II) 若 α,β 正交且均为单位向量,证明 f 在正交变换下的标准形为 2y12+y22。
二、考研大纲内常规解法
(I) 证明二次型的矩阵
思路:根据二次型的矩阵表示 f(x)=xTAx,将已知表达式凑成此形式。
证明:
设
x=x1x2x3
给定的二次型 f 可以写作两个标量内积的平方和:
f(x1,x2,x3)=2(αTx)2+(βTx)2
由于 αTx 是一个标量,它等于其自身的转置,即 αTx=(αTx)T=xTα。
因此,我们可以改写平方项:
(αTx)2=(αTx)⋅(αTx)=(xTα)⋅(αTx)=xT(ααT)x
同理:
(βTx)2=xT(ββT)x
将上述形式代入原二次型表达式:
f(x)f(x)f(x)=2[xT(ααT)x]+[xT(ββT)x]=xT(2ααT)x+xT(ββT)x=xT(2ααT+ββT)x
根据二次型的矩阵定义 f(x)=xTAx,可得其对应的矩阵 A 为:
A=2ααT+ββT
证毕。
(II) 求解标准形
思路:二次型的标准形由其矩阵的特征值决定。我们需求出矩阵 A=2ααT+ββT 的所有特征值。
求解:
已知条件:
- α,β 正交:αTβ=βTα=0
- α,β 是单位向量:αTα=1, βTβ=1
我们来寻找矩阵 A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。
考虑用 A 左乘向量 α:
Aα=(2ααT+ββT)α=2α(αTα)+β(βTα)
将已知条件代入:
Aα=2α(1)+β(0)=2α
这是一个标准的特征值定义式 Av=λv。因此,α 是 A 的一个特征向量,对应的特征值 λ1=2。
接下来,用 A 左乘向量 β:
Aβ=(2ααT+ββT)β=2α(αTβ)+β(βTβ)
将已知条件代入:
Aβ=2α(0)+β(1)=β
因此,β 是 A 的一个特征向量,对应的特征值 λ2=1。
矩阵 A 是一个 3×3 矩阵,应该有3个特征值。我们还需要找到第三个特征值。
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矩阵 A 的秩来找到它。
- ααT 是一个 3×3 矩阵,其秩为 rank(ααT)=1。
- ββT 也是一个秩为1的矩阵。
- 由于 α 和 β 线性无关(因为它们正交),则 A=2ααT+ββT 的秩为 rank(A)=rank(ααT)+rank(ββT)=1+1=2。
对于一个 3×3 矩阵,如果秩为2,说明其核(零空间)的维度为 3−2=1。这意味着 Ax=0 有非零解,即 A 有一个特征值为 λ3=0。
综上所述,矩阵 A 的特征值为 2,1,0。
二次型在正交变换下的标准形为
f=λ1y12+λ2y22+λ3y32
因此,标准形为:
f=2y12+1y22+0y32=2y12+y22
证毕。
三、方法二:利用谱分解定理求解
如果我们已知谱分解定理,可以用一种更具理论指导性的视角来解决此题。
思路:
- 根据谱定理,二次型 f 对应的对称矩阵 A 一定可以通过正交变换对角化,其标准形由 A 的特征值唯一确定。
- 因此,解题的核心任务就是求出 A 的所有特征值。
- 谱定理还告诉我们,一个 n×n 对称矩阵有 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。我们可以尝试从矩阵 A 的构造中寻找这些特征向量。
求解步骤:
-
寻找特征向量:矩阵 A=2ααT+ββT 是由向量 α 和 β 构造的。一个自然的想法是,检验 α 和 β 是否就是 A 的特征向量。
- 计算 Aα=(2ααT+ββT)α=2α(αTα)+β(βTα)=2α(1)+β(0)=2α。
可见 α 是特征向量,对应特征值 λ1=2。
- 计算 Aβ=(2ααT+ββT)β=2α(αTβ)+β(βTβ)=2α(0)+β(1)=β。
可见 β 是特征向量,对应特征值 λ2=1。
-
寻找第三个特征向量:根据谱定理,实对称矩阵的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是正交的。我们已经知道 α⊥β。对于 3×3 矩阵,我们可以找到第三个特征向量 γ,它与 α 和 β 都正交。
- 令 γ 为一个与 α,β 都正交的非零向量,则有 αTγ=0 和 βTγ=0。
- 计算 Aγ=(2ααT+ββT)γ=2α(αTγ)+β(βTγ)=2α(0)+β(0)=0。
- Aγ=0γ。可见 γ 是特征向量,对应特征值 λ3=0。
-
确定标准形:我们找到了 A 的全部三个特征值:2,1,0。
二次型在正交变换下的标准形为
f=λ1y12+λ2y22+λ3y32
因此,标准形为
f=2y12+y22
这个解法与常规解法的计算步骤几乎一样,但其每一步都由谱分解定理提供理论依据,思路更加清晰系统。
四、题目核心理论:谱分解定理
这道题是 谱分解定理 (Spectral Theorem) 的一个绝佳应用范例。
谱分解定理指出,任何一个实对称矩阵 A 都可以表示为其特征值和对应特征向量的加权和:
A=i=1∑nλiuiuiT
其中 λi 是特征值,{ui} 是一组标准正交的特征向量。
与本题的联系:
- 矩阵构造:题目中的矩阵 A=2ααT+ββT 正是谱分解的加法形式。它由两个秩为1的矩阵 ααT 和 ββT 线性组合而成。
- 求解过程:我们在解题时,发现 α 和 β 正是 A 的特征向量,其系数 2 和 1 就是对应的特征值。这实际上是逆向运用了谱分解的思想:通过矩阵的构造形式,直接看出了它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,从而避免了复杂的特征方程计算。
- 理论本质:这道题深刻揭示了对称矩阵的本质——它可以被分解为一系列沿着相互正交方向的“拉伸”,而拉伸的强度就是特征值。本题中的“拉伸”方向就是 α 和 β 的方向。
五、总结:实对称矩阵的谱分解结构
通过本题的分析,我们可以深化对实对称矩阵结构的理解。其核心在于谱分解,而非其他形式的分解。
任何一个 n×n 的实对称矩阵 A 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系列相互正交的、秩为1的投影矩阵 (uiuiT) 的加权和,权重就是对应的特征值 λi。
A=λ1u1u1T+λ2u2u2T+⋯+λnununT
这个结构是实对称矩阵一切优良性质(如可正交对角化)的根源。
本题中的矩阵 A=2ααT+1ββT+0γγT (其中 γ 是与 α,β 正交的单位向量),完美地诠释了这一基本结构。